播撒希望种子,静听花开之声——致敬“希望工程”36年,华宝“花儿成长计划”的时光答卷
2025/10/30
今天是“希望工程”36岁生日。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
1990年5月19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在金寨县南溪镇援建成立。

三十余载后,在这片具有特殊意义的土地上,华宝股份的公益故事悄然续写。2023年10月,华宝股份联合公司工会发起“花儿成长计划”公益助学活动,捐资帮助金寨县1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开启了系统性公益助学的新征程。
短短两年间,这一计划已从安徽金寨拓展到西藏尼木,从繁华都市延伸到雪域高原,通过捐资助学、科普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构建起系统化、全方位的助学体系。
起源:深耕公益的初心
华宝股份的公益助学之路并非始于“花儿成长计划”。
早在2017年,华宝股份就为拉萨曲水县所有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2018年开始,公司持续参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组织的公益助学活动。

从陕西到贵州,从甘肃到青海,从安徽到西藏。多年来,华宝股份始终坚守在公益助学的第一线,公益足迹已遍布多个偏远地区。

2023年,“花儿成长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华宝股份的公益事业进入了品牌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金寨模式:三位一体的助学体系
金寨,这片红色热土,成为“花儿成长计划”的首个落地点。
华宝股份总裁助理杨成表示:“对社会最好的回馈,莫过于投身教育、奉献教育。”
“花儿成长计划”在金寨县的实施,远不止于简单的经济资助。
.jpg)
2024年8月,华宝股份不仅为学生带去书籍,更促成了10组员工与家庭的结对帮扶,让公益从物质资助升华为情感联结与精神陪伴。
-1.jpg)

同年11月,公司再次捐资,为金寨乡村教学点配置学习设备,设立华宝奖学金及奖教金。至2025年,资助教学点增至3个,并建立专人年度调研机制,确保捐赠精准有效。
“资助、焕新、启智”三位一体的助学闭环逐渐成形。
育人育心:教育与梦想的点燃
华宝股份秉持 “育人育心” 理念,坚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点燃梦想。
2025年8月4日,13名金寨学子抵达上海,开始了为期5天的“乘山风·追海梦”研学之旅。他们不仅参观了华宝上海园区,还走进了沃尔沃汽车研发中心、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上海自然博物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机构。这种沉浸式、启发式的体验,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2024年,华宝将ESG提升至战略高度,成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花儿成长计划”采用 “认知启发+实践赋能+物质精神激励” 模式,实现从“浇灌今天”到“赋能明天”的转变。
跨越山海:从金寨到西藏
2025年9月,“花儿成长计划”跨越山河,将公益火种播撒至西藏尼木县。
在捐赠仪式上,华宝联合工会主席、公司人事行政部总监陈静表示:“我们从黄浦江畔来到雪域高原,带来的不仅是一份资助,更是一份信任与期许。”
通过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和奖教金,华宝以实际行动支持西部教育,传递企业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东西协作的心手相连,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的生动见证。
走进校园:科普教育点燃科学梦想
“花儿成长计划”不仅走向远方,也深耕身边。


2025年6月,华宝技术专家走进嘉定区南苑中学;10月,又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的250余名学生带去生动有趣的科普课程。
作为嘉定工业区教育理事单位,华宝股份积极推动“家校社企”协同,通过持续开展校企合作与科普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未来展望:让更多“花儿”绽放
从金寨到尼木,从临泉到西宁,从捐款捐物到研学科普,“花儿成长计划”的足迹在延伸,其内涵也在深化。华宝股份的实践,正是一场从“物质资助”到“精神激励”、从“浇灌今天”到“赋能明天”的育人跃迁。

这也映照出新时代“希望工程”的深层使命:捐资捐物是起点,而以科技赋能打开视界,以梦想引领照亮前路,才是助力中国教育走向更远未来的核心力量。
未来,华宝股份将继续以ESG理念为指引,在持续完善“家校社企”协同机制、赋能偏远地区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公益助学从单点援助走向系统化、生态化的支持体系。

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汇入这场希望接力,那些曾被悉心守护的花儿,终将破土迎光,从容绽放。